仔豬腹瀉怎么治效果好?療法

一、仔豬病理性腹瀉
一般由流行性腹瀉病毒、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和輪狀病毒細菌等單獨或混合所引起的腹瀉,便是病理性腹瀉。當細菌或病毒等引起了仔豬腸道病理性的變化,便會導致仔豬腹瀉。這種類型的腹瀉具有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點,經常出現窩死的現象。
對于仔豬病理性腹瀉,一般都以預防為主,采取科學衛生的方式養豬,防止仔豬收到病菌的侵襲。豬發病后應立即采取措施,隔離病豬,用豬獸藥噴灑排泄和嘔吐物,約半小時后沖洗干凈。給發病的斷奶仔豬灌服口服獸藥,發病哺乳仔豬噴服仔豬專用藥,幾天后癥狀即可消失。
二、生理性腹瀉
生理性腹瀉與病理性腹瀉不同,生理性腹瀉只是因為仔豬生理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消化系統和體溫調節技能不健全,對外界的影響抵抗力差,仔豬免疫力下降,消化功能失調,引發腸道內致病性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腹瀉。
因為仔豬出現生理性腹瀉多是因為消化系統和體溫調節技能不健全,消化功能失調而引發腸道內致病性微生物繁殖過多,所以針對生理性腹瀉我們可以配合調節腸道的保健藥物搭配非固體飼料喂食仔豬。
三、應激性腹瀉
仔豬出現應激性腹瀉多是由于仔豬斷奶、環境改變和飼料變化等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斷奶之后的仔豬因極易出現斷奶應激而導致腹瀉。斷奶之后仔豬對營養的吸收、對飼料的適應以及環境和心理的變化,都會導致仔豬出現應激性腹瀉。
面對仔豬應激,我們首先應該做到提前補飼,鍛煉仔豬胃腸道,避免仔豬營養性應激,其次應該逐漸過渡斷奶,從而減少仔豬心理應激,在斷奶追后階段應該移母留仔,將母豬移舍讓同一窩仔豬留在原舍幾天再進行并欄,從而減少環境應激影響。
四、仔豬腹瀉的有效好療法
1、病毒性腹瀉
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腹瀉,病毒性腹瀉無論是大豬還是仔豬都有可能發生,只不過如果是仔豬感染上這種豬病,那么死亡率可能達到,而且病毒性腹瀉傳染速度非???,一頭豬發病,可能全群感染,防不勝防。病毒性腹瀉血清和干擾素是,目前市場上也沒有病毒性腹瀉的藥,如果豬場發現有病毒性腹瀉的疾病,那么只能做好小豬傷亡的準備。
2、細菌性腹瀉
細菌性腹瀉又分很多種,比如說大腸桿菌引起的,魏氏梭菌或者是沙門氏菌引起的。豬場常見的細菌性腹瀉就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黃白痢也屬于細菌性的腹瀉,由細菌感染發生腹瀉的仔豬一般會拉黃色的稀糞。這種類型的腹瀉可用恩諾沙星,或者是硫酸小檗堿,10%的氟苯尼考,這幾種藥效果就不錯。細菌性腹瀉的死亡率也很大,但只要及時,效果比病毒性腹瀉要好。
3、營養性腹瀉
這種腹瀉一般發生在仔豬斷奶期間,這段時期如果仔豬吃的日糧當中含有一些抗原物質,仔豬吃了消化不完全,那么就有可能引起營養性腹瀉。如果仔豬拉的糞便里面含有未消化的飼料樣,那么這是營養性腹瀉無疑。除了斷奶期間會發生這種疾病,給豬更換飼料時,也容易發生營養性腹瀉。發生這種腹瀉養殖戶也不用著急,首先要做的就是給豬群補充維生素,另外防止豬拉脫水,再用一些拉稀的針劑,在所有腹瀉當中,營養性腹瀉還是比較好的。
4、其它
除了以上三種腹瀉,還有就是應激性腹瀉和寄生蟲性腹瀉,應激性腹瀉發生的前提是環境或者是日糧的突然改變,比如說經過長途運輸的豬,那么就很有可能發生應激性腹瀉,針對這種情況,養殖戶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減少豬群應激。而寄生蟲性的腹瀉一般是豬消化道內有線蟲,蛔蟲等寄生蟲,預防這種腹瀉,那就是及時給母豬和肥豬驅蟲。